台北旅遊景點推薦

  • 榮星花園公園
    榮星花園公園
    榮星花園公園位於中山區,地處市區中心,東臨龍江街、西鄰建國北路、南為民權東路、北為五常街,基地呈長方形,面積總計6.5公頃,57年由民間建設落成民營花園,民國78年8月完成徵收開闢成公園,開放供公眾使用。公園於90~95年分3期更新整建,除保留民眾拍攝婚紗的九重葛花廊、瑠公圳自然濕地生態池、營造水景
    點閱:
    15387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和平青草園
    和平青草園
    「402號公園」座落於艋舺大道與西園路交叉口,面積4,693平方公尺,略呈現三角形。本公園基地原為仁濟療養院、民宅等建物,週邊的實質環境窳陋,不但居住品質不佳,且影響都市景觀,故市府推動萬華都市更新辦理公園闢建,除保留現有生長良好之喬木等植栽外,以簡易綠美化方式,改善周邊環境,提供草坪綠地供民眾使用
    點閱:
    17668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彩虹橋
    彩虹橋
    彩虹橋全長167公尺,是連接內湖區新明路及松山區饒河街,橫跨基隆河的一座橋樑,造型特殊,由橋中央的四條主要鋼纜吊索支撐,橋的結構為S型的曲線橋體,鮮紅色鋼肋拱型梁結構,附屬設施為木質欄杆、粉紅及淡藍色地磚,為一座新穎的地標性公共設施。彩虹橋現只開放人及腳踏車通行,不開放汽機車通行,不時可見行人悠閒漫
    點閱:
    13893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婦聯總會
    婦聯總會
    婦聯總會前身為日據時期的偕行社。其址在清代為登瀛書院,後稱淡水館,鄰近西學堂與番學堂。日據時期改建二樓式洋樓,做為陸軍軍官俱樂部。據1920年地圖顯示偕行社己存在,推斷應建於1915年至1920年間,在臺北屬於現存較早期洋樓建築。光復後於1950年作為婦女反共聯合會,由蔣夫人宋美齡主持,近年改稱為婦
    點閱:
    14414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美堤碼頭
    美堤碼頭
    位於基隆河16號水門外、美堤疏散門前方的美堤碼頭,是藍色公路水運網絡的港口之一,格局與大佳碼頭相似,目前主要是讓藍色公路航線營業用交通船停靠。美堤碼頭延伸了藍色公路航線至內湖地區,讓基隆河從點而線成為一條與美麗華商圈相結合的水上旅遊帶,附近有故宮、忠烈祠、摩天輪等景點,也有內湖科學園區週邊各大購物中
    點閱:
    14566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蔣渭水紀念公園
    蔣渭水紀念公園
    蔣渭水紀念公園原名為「錦西公園」,位於大稻埕地區,面積計5,060平方公尺,為大同區面積最大之鄰里公園。蔣渭水先生為臺灣民主鬥士及文化先鋒,一生事蹟多發生於大稻埕地區,如創設大安醫院、創立文化協會及成立民報總批發處等,臺北市政府為紀念蔣渭水先生,將鄰近之錦西公園更名為「蔣渭水紀念公園」。「蔣渭水紀念
    點閱:
    14278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青雲閣
    青雲閣
    點閱:
    14780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冷水坑溫泉區
    冷水坑溫泉區
    冷水坑溫泉位在七星山與麻瘋山(七股山)間的東側谷地,原是一標準的爆裂口,後遭天然侵蝕及人為開墾,僅剩下不明顯的凹谷外形,主要的岩石為凝灰石角礫岩及紫蘇輝石角閃石安山岩,泉源附近岩質大部分受熱液換質作用,呈黏土化。冷水坑地底湧出的泉水約在攝氏40度左右,遠低於其它溫泉區水溫因而得名。這裡也是台灣唯一的
    點閱:
    13480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南港煙囪
    南港煙囪
    南港煙囪創建年代約於西元1959年,位於南港輪胎股份有限公司南港廠內鍋爐室,可見證臺北黑鄉與南港地區的發展
    點閱:
    17090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涼州街108號店屋
    涼州街108號店屋
    「鎮記」為所有人之祖父林鎮標先生於西元1925年興建,西元1927年竣工,建物落成即從事人蔘買賣,至西元1941年,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無法自韓國進口高麗蔘而停止營業,後陸續出租為洗衣店、電器行等營業,並於西元1976年出租給弘揚西裝社至今。
    點閱:
    15871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大千百貨
    大千百貨
    建築位於大稻埕地區曾經繁華一時的重要地段,屬於五坎氏的大型街廓建築,為簡潔的現代主義形式,且保留日治延平北路典型的立面形式。主要構造為加強磚造,後來經鋼筋混凝土整修及鋼構桁架的結構補強所形成之混合構造;屋頂則為圓桁木構架面舖白瓦。外牆立面中央的尖型山牆、柱列與窗帶形成規律性的排列。
    點閱:
    13129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清代機器局遺構
    清代機器局遺構
    機器局的興建是清廷「以夷制夷」的具體表現,並希望以兵工業的自製能力與西方抗衡,台灣首任巡撫劉銘傳因台灣孤懸海外、軍事建設不足、調度緩慢,及提昇個人地位、培植近代化技術人才等原因,積極設立台北機器局,這是第一個遠離中國內地的機器局,也是台灣建省後第一年的軍事建設之一。機器局在台灣是一個官方從未嘗試過的
    點閱:
    14165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原樟腦精製工場
    原樟腦精製工場
    1.樟腦與茶葉為臺北市清朝、日據初期兩大重要輸出產品建物為樟腦產業發展的見證,具歷史建物文化價值。2.煙道為樟腦工廠最重要的建築特徵反映整個樟腦工廠的運作設備之一,為過去工業化生產系統的一部份,為了解1920年代製腦過程相當重要的線索,具有保存價值。
    點閱:
    13486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自來水博物館
    自來水博物館
    位於新店溪與思源街旁的臺北自來水發源地--臺北水源地唧筒室,其主體建築於1908年,迄今已有近百年歷史。其建築最大特色是採新古典主義為主軸的巴洛克式建築風格,內部的陳設更具有歷史意義,每一部機組設備皆代表自來水的演進歷程,蘊含著豐富人文價值。自來水博物館於2000年正式開放參觀,因其特殊歐式建築外觀
    點閱:
    13000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慈雲寺
    慈雲寺
    市定古蹟「慈雲寺」位於萬華區漢口街一一九、一二一、一二三號,是日治時期西門外填地計畫之後所建造的佛寺。
    點閱:
    14495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照明淨寺-情人廟
    照明淨寺-情人廟
    照明淨寺(又稱照明寺、情人廟)座落於北投軍艦岩前之山坡上,四面環山,環境清幽,視野開闊,向前可以看到關渡平原,站在此地向前遠眺關渡平原,頓時覺得心胸開朗、心情為之輕鬆。 這裡的建築相當有特色,主廟像是尖塔型,上面一隻龍盤踞在上頭,感覺極有靈氣。照明淨寺的主神為保佑健康、婚姻、光明及財富的「四面千手觀
    點閱:
    14264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陽明山美軍俱樂部
    陽明山美軍俱樂部
    陽明山美軍俱樂部,為1950-60年代駐台美軍及其眷屬社區的重要社交活動空間,也是有排斥性的公共空間,表現了冷戰時期的歷史意義,曾做為太平洋聯誼社使用。
    點閱:
    15467
    收藏:
    分享:
    2017-12-29
    2016-06-12
  • 大屯山系-關渡親山步道
    大屯山系-關渡親山步道
    成群候鳥飛越關渡綠色平原的姿態真是好看,從山坡上俯視這景象,不失為另一種幸福。放眼望去,淡水河依傍著觀音山、山環水抱臨向關渡平原,而繁華的臺北大都會已在遙遙遠方,整個臺北盆地盡收眼底。 所以即使從捷運站到天際線還真有點距離,但一路上距離早已不成問題,沿途回首有這般好風景,恐怕只會加緊腳步向前,因為「
    點閱:
    13085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西門印象」裝置藝術
    「西門印象」裝置藝術
    穿越時空憶寶成 趣味互動過城門西門,又稱寶成門,取「寶物成就」之意。城門為華麗之雙重樓閣,屋脊有翹脊燕尾,惟毀於日據初期。是以,為彌補約百年來臺北五大城門的歷史缺口,在2014年臺北建城130週年活動,於西門站捷運4號出口後設置「西門印象」裝置藝術,重現昔日西門之意象。「西門印象」,取其西門原城門
    點閱:
    15178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大稻埕圓環防空蓄水池
    大稻埕圓環防空蓄水池
    此古蹟為目前臺北市僅有出土之最大的防空蓄水池,位於重慶北路與南京西路交口之圓環位置,極具歷史價值,在1920年代,小販開始聚集於此,商業興盛。到了1943年,美軍轟炸臺灣,圓環攤販的商業行為也開始被政府禁止,並在圓環中央開挖防空蓄水池,以供空襲發生火災時汲水滅火。二次大戰後,圓環才逐漸恢復昔時盛景,
    點閱:
    14289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慈諴宮
    慈諴宮
    士林慈諴宮又稱士林媽祖廟,主祀天上聖母,位於遠近馳名的士林夜市之內。慈誠宮的前身為1796年(清嘉慶元年)業主何錦堂獻地所建的廟,當時稱為天后宮。1859年(咸豐9年),發生漳、泉械鬥,芝蘭街也遭波及火焚,天后宮亦付之一炬。舊街慘遭焚毀後,縉紳潘永清力主遷地另建新街,得到大多數街民的贊同,於是選擇在
    點閱:
    14182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關渡碼頭-甘豆門
    關渡碼頭-甘豆門
    關渡早期稱為甘豆門,因背倚觀音山和大屯山,面向淡水河,因而成為一處地勢險要的港口,早年先民由關渡碼頭進入移居臺灣北部開墾,因此關渡的開發甚早,後因兩河(基隆河、淡水河)河口泥沙淤積,水運才逐漸沒落。關渡擁有美麗而珍貴的河濱溼地,其中同緯度難得一見的水筆仔植物景觀,堪稱世界瑰寶,也讓關渡生態自然公園至
    點閱:
    16553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台北北門郵局
    台北北門郵局
    臺灣郵政股份有限公司臺北郵局的前身為劉銘傳所創設的「郵政總局」,日據時期,由於鐵路網設立,火車站的地位日益重要,而郵局業務因為和火車站關係密切,於是遷到今日位置。起初是日式木造建築,後因火災焚毀,乃於1929年重新改建為水泥鋼筋大樓。光復後,因郵政業務擴大及組織變革,遂於民國92年1月1日改制為國營
    點閱:
    13102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臺北市政府舊廈
    臺北市政府舊廈
    臺北市政府舊廈原為日據時期「建成尋常小學校」,當年學童多為日人子弟,整體平面建築為ㄩ字形,內側設拱廊圍繞操場,為當時常見的小學配置方式。光復初期充為臺北市政府辦公廳舍後,長期成為市民心中重要的地標。隨著臺北市的發展,市政府遷往信義區的新市政中心,原有前棟建築改為當代藝術館,與後棟建成國中結合成難得的
    點閱:
    13727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臺灣總督府鐵道部
    臺灣總督府鐵道部
    其址在清末劉銘傳主政時期即為機器局,製造機械及修理火車。日據初年才改為鐵道部用地,於大正八年〈西元一九一九年〉建成鐵道部大樓,臺灣光復之後,改為鐵路局。 96年5月25日指定「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廳舍、八角樓男廁、戰時指揮中心、工務室、電源室、食堂)」為國定古蹟,故於99年12月21日修正市定古
    點閱:
    13547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紀州庵
    紀州庵
    紀州為日本幕府時期紀伊國別稱,現位於日本和歌山縣與三重縣之交,本料理亭應為當地人士來台所開設。紀州庵本店位於當時的艋舺,此日式建物應為「紀州庵支店」。在川端町時期本區的商業型態以「料理」與「花植木」為主,料理屋除紀州庵外,尚有川屋敷、新茶屋、清涼亭、有馬屋支店、樂水、清月、潯陽亭等店。本店為已知八間
    點閱:
    13513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