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旅遊景點推薦

  • 草山御賓館
    草山御賓館
    市定古蹟「草山御賓館」位於陽明山中山樓旁,原是日治時期為接待日本裕仁皇太子來臺而興建,建造年代約為一九二三年前後,裕仁在一九二三年來臺巡視時即停留於此。光復後此地並曾短暫作為蔣公來臺的第一個住所,其後則長期作為孫科院長之官邸。草山御賓館位於山谷之中,環境相當優美且幽靜,建築物屬於一種日本式與西洋式小
    點閱:
    12885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陽明山溫泉區
    陽明山溫泉區
    陽明山舊稱草山,因紀念明朝學者王陽明而改名為陽明山,它是臺北的都市後花園,位居近郊,是大家很方便就可以遠離塵囂,休閒的好去處。由於它位居火山地帶,特殊的火山地形及地質構造,造就了這一區的溫泉景觀。陽明山溫泉大致可分為4個區域:陽明山國家公園周邊、冷水坑、馬槽及火庚子坪,由於地熱運動頻繁,這4個區域溫
    點閱:
    14043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優人神鼓山上劇場
    優人神鼓山上劇場
    優人神鼓山上劇場位於老泉里老坑山上,佔地一千多坪,為優人神鼓藝術總監劉若瑀為實踐波蘭劇場大師--果托夫斯基的「山林訓練法」所建立的,目的是為了遠離市區的喧囂,讓劇組成員能將擊鼓、靜坐和中國武術能夠合而為一,由團員親自搭建木,舖上枕木作為排練場。山上劇場分為兩部分,一為團員們靜修練鼓的木造房,這一部分
    點閱:
    12789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中強公園
    中強公園
    位於臺北市信義區信義路5段150巷內,於象山捷運站2號出口旁,早年原屬於軍方設立的靶場,嗣經靶場遷移,這裡才開闢成公園,是沿著象山山腳而建的長條型公園。公園內老樹成蔭、鳥語花香,成為許多早起民眾的晨跑地點。中強公園最具特色之處在於,它是臺北市區內唯一可發現樹蛙蹤跡的地點,臺北樹蛙是台灣特有的保育類動
    點閱:
    12746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陽明公園
    陽明公園
    陽明公園位在臺北市的北邊,距離市區大概17公里;日據時代這裡遍地茅草,因此叫做草山。臺灣光復後,為了紀念王陽明先生,1950年時,將「草山」改為「陽明山」,並設立陽明山管理局來開闢陽明公園。只是公園都市計畫面積約107公頃,陽明山管理局在1977年改制後,就把公園業務,交給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接管。這
    點閱:
    12857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五指山系-忠勇山、鯉魚山親山步道
    五指山系-忠勇山、鯉魚山親山步道
    內湖人氣極佳的三座郊山包括忠勇山、鯉魚山及圓覺尖山,又叫內湖三尖。海拔高度分別為325公尺、223公尺及290公尺,忠勇山為五指山最大支稜,山形成典型的尖峰狀,因此又稱為大尖山,鯉魚山山形則頭高尾低狀似鯉魚,又有小尖坑山之稱,圓覺尖山則山勢較小,山腰有圓覺禪寺而得名。忠勇山鯉魚山親山步道 忠勇山、鯉
    點閱:
    12730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東門-景福門
    東門-景福門
    東門又稱景福門,是臺北城通錫口(今松山)的孔道,因同時朝向臺灣北部的重要口岸基隆,負有防禦重任,極具國防的重要意義。當時城內通往東門的「東門街」,就是今天的凱達格蘭大道。如今由於它正位在總統府前,成為許多集會遊行的隊伍必經之處,也為東門帶來了無數上鏡頭的機會,可以說是全臺灣人最熟悉的一座城門,也儼然
    點閱:
    12197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原臺灣教育會館
    原臺灣教育會館
    本館位於轉角基地上,順著道路境界退縮而建,留出人行道與花台。在轉角兩側以線性的空間序列,因而平面呈L型配置。本館建築以「退縮而建」手法設計,透過「marche」漸進比例的手法,視角的延伸性創造人們對於建築物在由遠走進的過程中,對建築物有愈近愈趨清晰、由全貌的輪廓愈趨建築的細部的空間體驗感受。(摘錄自
    點閱:
    13288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公賣局球場
    公賣局球場
    1961年啟用,原為露天籃球場,1965年改建為室內體育館。屋頂由大跨距鋁架建構成全開式穹頂,平面以四方形為基礎,觀眾席可容納2500人,屬於半圓式體育館,為民國50、60 年代最熱門的運動場,除了籃球賽,桌球、排球、合氣道、空手道,以及拳擊比賽都在此舉行,第一屆威廉瓊斯盃也在此開打。1960年代球
    點閱:
    11347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內湖復育園區
    內湖復育園區
    園區北面七星山,南臨基隆河,東起南湖大橋,西至安美街佔地約10公頃,包含平坦區及一座約40公尺的小山丘,小山丘當初在清除工程時規劃保留下來,讓民眾親身體驗全國第一座垃圾山如今已化身為美麗的復育園區,一顆重生的都市之肺,更讓基隆河恢復一抹清淨。園區分為復育林區、遊憩區及高灘地,其中遊憩區內規劃有陽光草
    點閱:
    12862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芝山公園
    芝山公園
    位於士林區至誠路一段與雨聲街交叉口,偎依雙溪河畔,是座充滿綠色生態與文化史蹟的大型自然公園。其名稱由來為清康熙年間,福建漳州移民於淡北、士林一帶墾居,因公園地形與福建漳州境內芝山形勢相當因而得名。該公園至少包含大坌坑文化、芝山岩文化、圓山文化、植物園文化等史前文化,及清代、日治及國民政府時期等歷史文
    點閱:
    12916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天母白屋
    天母白屋
    建築完成日期一九五三年。一九五O年代美軍駐台期間興建之房舍。
    點閱:
    14204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火焰之舞 The Dance of Flame
    火焰之舞 The Dance of Flame
    火在藝術品製作過程,其實已經呈現新生命再生的壯麗,火的破壞性,出現能量漲潮的擴大張力。關於垃圾,火的燃燒提供物質還原的迷人機制,火就像舞蹈家、演說家、政客或詩人,「火焰之舞」——如鳳凰再生。
    點閱:
    12946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內湖媽祖聖母殿
    內湖媽祖聖母殿
    早期來台開墾的先民看見眼前內湖區環山路一段、二段在群山之下,故稱呼為"山下"亦即台語"山腳"之意,所以說內湖路一段411巷及二段以北至環山路一段、二段,就是內湖的一個角落,那內湖『山腳角媽祖』,就是供奉在這個角落的一尊『媽祖』。每逢農曆3月的第二個星期六,會固定舉辦慶祝媽祖誕辰的繞境祈福儀式,以及碧
    點閱:
    12183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芝山文化生態綠園
    芝山文化生態綠園
    芝山文化生態綠園原是軍事情報局彈藥庫,釋出後經由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自民國91年起陸續整修園內建物,並規劃為教育展示、休閒遊憩空間,現委由台北市野鳥學會芝山岩管理處經營。於民國94年12月31日正式開放。芝山岩經內政部於民國82年核定為二級古蹟。「芝山文化生態綠園」是我國第一座文化生態公園,園區內各項設
    點閱:
    12021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陽明山光復樓
    陽明山光復樓
    陽明公園的地標之一辛亥光復樓,隱身在濃密的樹林間,是一座中國式富麗堂皇的2層建築,在民國60年為了紀念辛亥起義一甲子所建,位於陽明公園的正中央,是休憩及遠眺臺北盆地的最佳處所。樓前水池飼養各色錦鯉,樓上陽台往下看,是小朋友最喜歡的餵魚地點,雕樑畫棟的中國風格設計,古色古香莊嚴典雅,有許多典故與巧思蘊
    點閱:
    14575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棋逢敵手Diamond Meets Diamond
    棋逢敵手Diamond Meets Diamond
    作品運用中國的象棋與西方的西洋棋為創作題材,設置於樓層間,運用現有的建築鋼構,恰似棋盤上的經緯線作為基礎,以空間顛倒的方式,使上下樓梯時增加趣味性,讓空間氛圍活潑起來。
    點閱:
    11322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長老教會北投教堂
    長老教會北投教堂
    市定古蹟「長老教會北投教堂」位於北投區中央南路一段七十七號,北投教堂是由加拿大來臺的傳教士吳威廉〈William Gauld〉在一九一二年所設計建造,也是臺北附近僅存的古老教堂之一。
    點閱:
    14233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邂逅
    邂逅
    色彩瀕分的十二個臉譜,有相對性的二元化名稱:1.時間─空間(175x178x80cm)2.喧嘩─寧靜(170x100x90cm)3.通俗─典雅(195x100x90cm)4.理性─感性(180x150x140cm)5.原鄉─異鄉(135x135x90cm)6.現代─原始(185x155x60cm)7
    點閱:
    14939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郵政博物館
    郵政博物館
    郵政博物館創設於民國54年12月1日,翌年3月20日即中華郵政70週年紀念日正式對外開放。當時係利用郵政總局前在新店舊辦公房舍略事整修成立建館,由於地處偏僻,房屋狹小,且有計畫道路貫穿其中不能擴建,館務發展備受限制。為配合國家文化建設及郵政事業發展需要,乃在台北市興建10層大廈1座,位於南海學園,並
    點閱:
    12414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碧湖公園
    碧湖公園
    碧湖公園面積約有13.1公頃,鄰近國立戲曲專科學校,園中有座大埤湖,面積約7公頃,昔日為農業灌溉用的蓄水池塘,76年改建為公園,之後便成為周邊居民休閒場所。園中有中式之涼亭、九曲橋及環湖步道等設施,湖岸周邊植有柳樹、落羽松、白千層、阿勃勒、鳳凰木、扶桑、杜鵑、 矮仙丹,春夏季節有繁花盛開,加上湖光山
    點閱:
    12138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南港山系-麗山橋口親山步道
    南港山系-麗山橋口親山步道
    麗山橋口親山步道位於南港公園的南方,這裡曾是依山傍水的灌溉水源之地,南港區的三大舊埤塘(後山埤、東新埤、三重埤)即位於此地,如今古埤塘不再引水,反而成為池畔垂釣、賞景、環湖散步、單車騎乘的遊山玩水之地。步道前段為北興宮步道,後段才是古意盎然的麗山橋口步道。蛇牧群林此步道已有百年的歷史,曾是先民挑運米
    點閱:
    12804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捷運•碼頭
    捷運•碼頭
    以懷舊與科技為主題,喚起南港舊產業之輝煌記憶,重起社區營造計畫的新生命,以 舟、茶、桂、煤 為核心印象,將南港站「捷運月臺」視為「當代的轉運碼頭」,呈現早期「南港仔」碼頭的歷史印象,表現昔日南港碼頭為豐盛農產、礦產出口港的歷史氛圍。
    點閱:
    14359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松山慈惠堂
    松山慈惠堂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位於台北市福壽山麓的松山慈惠堂,是由一位奉道至誠、德行雙修的女居士現任堂主郭葉子,秉持神道設教,濟渡眾生,啟迪信眾靈修,淨化人心,在悲天憫人,度己度人的慈悲心懷之理念而創建。松山慈惠堂供奉無極瑤池大聖西王金母,此地環境優雅,神韻朗然,氣勢靈秀雄偉,青山環抱
    點閱:
    12531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碧山巖開漳聖王廟
    碧山巖開漳聖王廟
    碧山巖位於內湖碧山上。廟內奉祀開閩民族英雄陳元光及其部屬李伯瑤、馬仁兩位將軍。陳元光在唐末開拓福建漳州地方,被視為漳州人守護神,並尊稱「開漳聖王」。碧山巖是臺灣最大開漳聖王聖王廟,香火鼎盛。傳說漳州府人士黃某攜眷渡海來臺拓墾時,見此地為難得一見之吉地,故將隨身佩帶香火懸掛於石洞膜拜後離去。而後山下一
    點閱:
    14641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教育廣播電台成立於1960年代,其設立正值特殊教育、政治環境,表現義務教育前期的社會需求,具歷史意義意涵
    點閱:
    12583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