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旅遊景點推薦

  • 象山金剛寺
    象山金剛寺
    象山金剛寺座落於頂蘭村,主祀觀世音菩薩及如來三寶,規模僅次於金湖鎮的護國寺。廟宇仿古制而建,山門旁兩尊巨大的石象,為金剛寺醒目的地標;廣場上的小花園以觀音塑像為中心,另植有三株高逾2公尺的鐵樹,輪流開花,蔚為奇觀。
    點閱:
    11658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陽翟風獅爺
    陽翟風獅爺
    陽翟風獅爺(128公分,石雕、立姿雄獅)陽翟為金門唯一同時擁有四尊「村落型風獅爺」的聚落。此尊風獅爺負責抵禦來自鵲山一帶的「後溪」所帶來的魑魅魍魎(擋水箭),渾圓身軀佇立於於陽翟南郊斜坡上風獅爺,過去曾因軍事防禦工事,而一度深埋於土中,直至七十二年(1983年)才得以重見天日。「陽翟」,今日多稱「陽
    點閱:
    12342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西山風獅爺
    西山風獅爺
    后盤山風獅爺(200公分,泥塑、立姿雄獅)后盤山,昔作「后半山」,意即「半山之後」,相對於前半山(頂堡和下堡)。后盤山位在雙乳山北側,類似「半山腰間」的位置,故名「半山」。「后盤」乃 三十八年(1949年)後的稱呼。后盤山以環島北路為界,分為「上眷」、「下眷」兩個甲頭,位於「下眷」的風獅爺,以悠悠伴
    點閱:
    11876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閩王祠
    閩王祠
    建於1909(宣統1)年,為族長王廷恭等人倡議興建,並親赴星洲各地廣募基金。建築平面格局為二落大厝,本體牆身材料為磚牆、石牆;屋身構造為硬山擱檁,形制典雅。資料來源: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點閱:
    11901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水頭57地號洋樓
    水頭57地號洋樓
    國家公園以得月樓旁的老洋樓重修而成,一落二櫸頭加左護龍疊樓,可欣賞中西合璧建築的房間配置與建材裝飾;以當年金門人僑居的南洋文化為主題,闡釋南洋風格的建築藝術與食衣住行等文化背景,是欣賞金門民居的重要窗口。
    點閱:
    11874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龍塘古廟
    龍塘古廟
    龍塘古廟又稱下宮或王公宮,主祀王公王娘及朱、周、蘇、朱、刑、李王爺,本廟左側就是村郊,不遠處是全島最高大的安岐風獅爺。 
    點閱:
    11221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古崗風獅爺
    古崗風獅爺
    古崗風獅爺建於清‧乾隆五十年(西元1785年),算一算迄今已過了二百廿一個年頭了。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因基座石板遭拆毀,以致於曾棄置於荒草之間長達數十年,七十六年(1989年)村民有意重修,不過在請示風獅爺時,並未得到應允。直到八十六年(1997年)因當時宗親會理事長等人奔走之下,方遷至現址
    點閱:
    12566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豐蓮山牧馬侯祠
    豐蓮山牧馬侯祠
    為供奉"開浯恩主"陳淵的三落古制廟宇,現貌為清道光年間重建,列為縣定古蹟。相傳陳淵經常顯靈退倭,保護鄉人,朝庭因此下令建造廣達七進的廟宇,賜廟額"孚濟",追封為"福佑聖侯",此即牧馬侯祠的由來。廟內現存有孚濟古匾及清時古碑,此外,廟兩旁龍虎壁及屋脊上交趾、泥塑、精細華美,皆值得細覽。
    點閱:
    12615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榮湖
    榮湖
    係截取金沙溪水而成的人工湖,建於民國61年,為金門五大湖之一。湖畔遍植防風林,並錯落著小亭、拱橋,其中以紀念哲學大師方東美所建的東美亭及橫跨湖心的虎嘯橋,最為醒目。南岸後水頭有座著名的風獅爺,大眼闊嘴的造形,頗具拙趣。
    點閱:
    12789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陳禎恩榮坊
    陳禎恩榮坊
    位於金沙鎮陽宅村西郊,為金門地區碩果僅存的明代石造牌坊,現已列為縣定古蹟。陳禎恩榮坊為明制四柱三間沖天式牌坊,以泉州白石及青斗石建成,建築特色在於造形簡潔有力,除了鰲魚雀替及蚩尤造形,並無太多繁複的雕刻,並顯古樸典雅。
    點閱:
    12105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吳保殿
    吳保殿
    吳保殿始建年代不詳,奉祀吳府王爺為境主,主奉二府王爺、蘇王爺、邱王爺等,現有廟貌係民國八十四年重修完成者。楹聯:大門聯:英靈萬古香煙在;顯赫千秋寶篆新。神龕聯:王宮新氣象地靈人傑;爺廟舊精神物阜民康。
    點閱:
    12140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浦邊風獅爺
    浦邊風獅爺
    浦邊風獅爺(128公分,石雕、立姿雌獅)浦邊村背倚高地,左、前方是海灣,附近海坪是養蚵拾貝採擷海菜之區。前幾年在村郊發現的浦邊貝塚,經初步研究判斷,在距今三千多年前,此地就有史前人類活動的遺蹟。民國初年有航行金、廈的「金星輪」定期航行,雞髻頭就是本島鄉民到前往廈門轉赴南洋的一處津渡。而浦邊也因有此碼
    點閱:
    12259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金水國小
    金水國小
    金水國小是許多金門老人的母校,落成於民國21年,建築格局呈回字型,正面山頭飾有精美的雕刻及花草、天使等泥塑裝飾,增添活潑色彩與民俗之美。校內保留了昔日課堂原貌,並闢有"出洋客的故事"展示區,介紹金門人出洋的歷史。
    點閱:
    11804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邱良功母節孝坊
    邱良功母節孝坊
    建於清嘉慶17年(1812年),係旌表平寇大將邱良功之母貞孝守節的事蹟而設,為國定古蹟。牌坊由墨綠色的青斗石和泉州白石雕鑿而成,造型雄徫,雕飾繁多,是台閩地區現存牌坊中最華麗壯觀的一座;柱腳的石獅中有一尊被奉為"石獅仙姑"的彩衣母獅,傳說是邱母許氏的化身,被當地居民視為守護神。
    點閱:
    12667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惠德宮
    惠德宮
    惠德宮位於通往水頭碼頭道路右側,屬後界部分,其始建年代雖不可考,唯舊廟牆間保有「乾隆丁亥蒲月」、「民國癸酉陽月」的字跡,顯示兩度重修的年代,民國六十九年也曾修過一次,復於民國八十九年再度重修今貌。宮內主奉李王爺、蘇王爺、金王爺、溫王爺、朱王爺等。
    點閱:
    10899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大媽祖宮
    大媽祖宮
    當地人稱"大媽祖宮"與金城市區的南門天后宮、料羅的順濟宮、同為金門三大媽祖廟。天后宮建廟已有300多年歷史,香火鼎盛,廟體經過多次整建,而有現今華麗,恢弘的氣勢;殿內主奉大媽祖與三媽祖,並從大陸湄州迎來二媽祖奉祀,每年農曆3月媽祖生,金門境內11座媽祖廟並聯合舉行熱鬧的媽祖遶境、巡安活動。
    點閱:
    12029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黃氏家廟
    黃氏家廟
    黃氏家廟建於西元1709(康熙48)年,民國三十八年(西元1949年)國共戰爭,國軍退守台灣以金門為前線後,駐紮大量兵力,初期物資缺乏乃借用暫當駐所,駐紥時間為西元1949至1958年間,在西元1960年六一七砲戰,此建物後落遭受砲擊,建物後落毀損,西元1961年由聚落內村人及南洋僑鄉集資重修,西元
    點閱:
    12172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湖井頭戰役博物館-廣播電台
    湖井頭戰役博物館-廣播電台
     始於民國四十四年十月卅一日.總統蔣公六秩晉九華誕之時.當時由國防部播音總隊在陳坑設立金門電台.其任務為對大陸及對金門軍民廣播.節目內容為適應聽眾對象而異..由於僅有中波發射機一部.而聲波至遠可達福建地區一帶
    點閱:
    13782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黃永遷、黃永鑿兄弟洋樓
    黃永遷、黃永鑿兄弟洋樓
    建於1934至1935年,原為二落大厝加前二櫸,為黃永遷、黃永鑿兄弟,渡海至印尼麻里吧板經商致富後興建。
    點閱:
    11971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金門城遺跡
    金門城遺跡
    自晉朝到明代,金門城一直為金門的政經中心,直到清康熙時才逐漸沒落;幾經戰亂,金門城原貌俱已改變,惟環島南路上的東、西、北三個城門及明故老街尚有跡可循。明故老街位於北門後方,是一條百餘公尺的石板街坊,已有300餘年歷史,為金門最古老的街道。東、西、北三個城門經修復,以仿古的新貌各峙金門城的三方交通要衝
    點閱:
    11066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迴向殿
    迴向殿
    迴向殿位在金門城北門外明遺老街街尾,門朝街上,因為是北門外的寺廟,其供奉之神是北嶽大帝,並主奉北極玄天上帝、王公王娘、池王爺和吳王爺,也陪祀四尊軍將爺。
    點閱:
    11076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孚佑廟
    孚佑廟
    孚佑廟位在東洲村外大路旁,是奉祀朱王爺為境主的廟宇,並主奉池王爺、厲王爺、周王爺。本廟初建於何時已不可考,最近於民國八十五年重修今貌。廟內佛龕上有聯:「系出汝南靈昭東里,來自沛國德庇州人」,將東州之里名嵌入聯內,也道出朱王爺的原籍系出。楹聯:大門聯:孚望尊神位東洲寶殿;佑護海嶠傳天獅香煙。窗側聯:聖
    點閱:
    12006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慈湖落日觀海平台
    慈湖落日觀海平台
    慈湖位於金寧鄉,靠近古寧頭,築有長堤可防敵軍入侵,也有120公頃的養殖池,是結合國防和民生的重要水利工程。
    點閱:
    11337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莒光公園
    莒光公園
    建立於民國四十一年,為表彰金門歷次戰役英勇官兵之事蹟,並揭示「毋忘在莒」訓示所建。
    點閱:
    11007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下蘭風獅爺
    下蘭風獅爺
    下蘭風獅爺(106公分,石雕,坐姿雄獅)雙手捧著令旗的下蘭風獅爺,在下蘭當地為新人於婚禮當天必拜的守護神,兩足著地,雖然看起來像是站立,從側面上來看,卻是穩如泰山的「坐」在石椅之上。每年農曆的十一月廿八日這一天,村民會準備豐盛的祭品,為勞苦功高的風獅爺祝壽慶生。【地名小辭典】今日的中蘭一帶,明代時期
    點閱:
    11400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山外風獅爺
    山外風獅爺
    山外風獅爺(148公分,石雕、立姿雌獅)山外另一尊風獅爺(雌),便安鎮於山外村西側往太武山方向的小路旁。民國三十八年以前,山外村原有一尊風獅爺,安置於村莊內,而新的雌風獅的位置稍微向村外略移。山外—最晚在明初即已得名,位於太武山之南,古時北面尚有徑林、北青村落,由於腹地不大,不易發展,此兩村落已於清
    點閱:
    13513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